Quantcast
Channel: 风之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

聚焦G20:西方或可学习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0
0

​《聚焦G20:西方或可学习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文/无风即风

今天,全球经济仍处于倒退的浪潮中,贸易增长已连续五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长平了,一些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已出现经济负增长的危机信号,而原来的主角“G7集团”(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早已变成了“老人”了——今年5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G7的GDP总量占世界的比例不断下降,早已失守50%的警戒线,2014年G7的GDP总量占全世界46.08%,正因G7的衰落,才显得此次的G20峰会如此备受世界瞩目。

因为这次首脑会议的主办国叫中国,是新生的时代宠儿,一如秋天里的杭州,本来是宛如童话般的人间天堂,但有人非要搅它一池春水,让它变得如此风情万种又多姿多彩:

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延续了他在2008北京奥运中的风格,场面恢弘大气,直逾霄汉。浓墨重彩的美学镜头感,以及大胆地在水面上作文章的编排处理,完好地重现了中国传统江南水乡的良辰美景,看着西湖边上的各国领导人,不禁想起千古诗圣杜甫的《江南遇李龟年》里“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佳句,真是应景啊~呵!

然而,除了诗情画意以外,笔者内心更有一股按耐不住的澎湃激情,所以我又想起另一句诗句……不,应该说是一句歌词——“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尽管西方媒体用“中国盼望得到世界帮助”的字眼来形容此次会议,说得好像现在全世界就数中国最不行似的,全然忘了他们那可怜兮兮的2%都不到的增长率:

说起来,在分析师界里似乎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则,即西方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突破0. %时,分析师写文章通常会用“强势回复”,而中国的GDP若下滑,不管跌多少,标题都必须是“暴跌”,甚至是“崩溃”,或至少应该是“低迷”(笑)。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这恰恰证明了中国常年保持7 %的增长率是何等的霸气!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早就没有7%了!”没错,最近两年确实我们增速放慢了不少,存在产能过剩,出口下滑以及投资比缩小等疲软表现,但本届政府也早在去年就说过“中国不惧降7”,乖乖~足足下降1%个点都不怕,这要在西方得出人命,但我们依然如此淡定,这就是底气!

对此,我重复一下,我常常说道的那句话:“我实在无法想象西方的‘中国崩溃论到底是建立在什么样的逻辑上面的,因为一个超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既无持续下滑又连滞涨都没发生过,怎么就会一下子崩溃呢”??如中国经济真的崩溃了,那无非就是三个原因导致的:

1、大面积人员死亡,劳动力明显减少;

2、发生内乱,打断了经济建设发展;

3、外部原因,贸易对象被瓦解消解;

如今看来,第三点比较符合,那就是西方世界的集体衰退,消费需求的减少是导致“世界工厂”增速显著放缓的外部主要原因。

所以,现在大家该明白为何我会有“万邦来朝”的想法了吧?表面看,这不是我们最好的时期;但深层次地看,却是我们中国在全世界最凸显重要的时期。“世界经济引擎”的名头正悄然无声地安在了我们头上。

简单粗暴总结一下中国至少有3点是全世界无法直视的:

1、从未发生过经济危机;

2、从未出现过一个笨蛋领导人;

3、前面说过的,GDP增速一直都很任性。

在此,有必要复习一下我们的《宪法》里的一段话:“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本文无意针对公有制与私有制之特性与优劣之对比展开讨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的是“混合制”或曰“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以“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为区分,这一点是西方民主体制没有的。若承认中国的成功,就必须承认这种经济制度的成功,“中国方案”无疑可以就此点全世界提解决难题的供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小平同志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吧”。

说到“中国方案”的效应,“欧洲发动机”德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2013年11月3日,德国电力行业掀起反私有化风暴,首都柏林全民公投欲将电网收归国有,以驱逐目前控制柏林电力的外国公司。而10月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已经以51%的支持率通过了类似的提议。

欧洲的保护主义与左派抬头甚至让媒体惊呼“欧洲公有制要萌芽了”!即将结束任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因多次试图干预市场而被美媒指责为“共产主义分子”。更不用说那个高举“韬光养晦”大旗的“普世价值破坏者”特朗普咯。

请注意:本人并非要倡导西方世界或中国全面回归公有制,或强调公有制要如何云云,而是指出一个观点——毋庸置疑,在遭遇经济死局的情况下,政府实行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有效的手段。

“宏观调控”也罢、“结构性改革”也罢,还是现在最火的“供给侧改革”也罢,这些舶来品,全世界玩得最溜的就数中国,皆因中国一直都有杰出的领导人和卓有成效的政府以及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却又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

“中国方案”不仅提供经济解决方案,也提供外交解决方案,中国在面对显著放缓时选择的是“持续开放”、“永不关闭开放的大门”,相比之下,西方的保护主义与左派却总是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甚至还出现了像希腊那样叫嚣要闭关锁国的极端主义。

怎样才是正确的了?

答:“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本届G20峰会的主题。

毫无疑问“时艰当需共度也,命运方为共同体”。也正如G7变成G20,“金砖五国”变成“E11”(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的过程一样。

我们都要抱团取暖,不要相互任性。

请相信中国的诚意与决心,我们学习你们,你们也可以学习我们,或可尝试一下你们的“特色民主市场经济”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愿与各国再造世界繁荣——聚焦G20,你值得称赞。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06

Trending Articles